它是彼得大帝一手建造的城市,他曾是飽受戰火的列寧格勒,她更是北方的
威尼斯。
旅游景點
1.冬宮 巴洛克建筑風格的典型代表,內部的藝術收藏品豐富得令人咋舌。冬宮(Winter Palace,俄文:Эрмитаж)音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。坐落在
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,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,十月革命后辟為
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。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,艾爾米塔什與
倫敦的大英博物館、
巴黎的盧浮宮、
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,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。該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。
2.彼得大帝夏宮 彼得大帝夏宮(Peter the Great's Summer Palace)位于
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,其外貌簡樸莊重,內部裝飾華貴,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。由于它的建筑豪華壯麗,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“
俄羅斯的凡爾賽”。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,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,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(彼得大帝的第二個妻子)住在二樓,樓上裝飾極為華麗,舞廳的圓柱之間,都以威尼斯的鏡子作裝飾。夏宮花園有150個噴泉、2000多個噴柱,造型千姿百態,是
俄羅斯的“
避暑山莊”。
3.滴血大教堂 “尼古拉一世的遇刺身亡地”+“為了使建筑獨一無二而被刺瞎雙眼的建筑師”,使這座建筑獨具神秘與悲劇色彩。滴血大教堂(Спас на Крови)也被稱為復活教堂,滴血教堂建造于1883年至1907年, 是圣彼得堡地區少有的純俄羅斯風格建筑,1881年3月1日
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在此遇刺身亡,所以教堂命名為滴血教堂。滴血大教堂輪廓美麗,裝飾花花綠綠,鑲嵌有復雜、顏色艷麗的影像圖案,用豐富的彩色圖案瓷磚、搪瓷青銅板裝飾,教堂頂部還立著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。
4.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(俄文:Каза?нский кафедра?льный собо?р,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,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計,于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,教堂以古
羅馬圣彼得教堂為原本,歷經10年于1811年竣工。這個建筑的平面圖呈十字型中間上方是一個圓筒型的頂樓,頂樓上是一個端正的圓頂。半圓型的柱廊由94根圓柱組成,面向大街,環抱廣場。但是由于教堂的正門面向北方,側面面臨涅瓦大街很不美觀。所以,在教堂東面豎立94根科尼斯式半圓型長柱長廊使喀山教堂變成典型的俄式教堂。柱廊前面矗立著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紀念碑和俄國陸軍元帥紀念碑。教堂里有庫圖佐夫墓和1812年打敗拿破侖的勝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