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強5A國際旅行社 品質旅游首選業務許可證:L-BJ-CJ00080
工作日:9:00 - 21:00周末:9:00 - 18:00
來源:北京旅行社發布時間:2011-07-14
6月20日,由中央宣傳部、中央外宣辦聯合舉辦的“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中央媒體重走進藏路”采訪活動正式啟動。
接下來的幾天,來自全國38家中央媒體的60名記者將沿著青藏、川藏(含滇藏)和新藏3條線路深入西藏52個縣市區進行采訪報道,記者將用文字和鏡頭,真實、全面地記錄西藏。人民網記者跟隨川藏(含滇藏)采訪組進行采訪報道。
在西藏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城西24公里處,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,曾經叫江達,1912年四川經略使尹昌衡在構建西康省計劃時,用自己的字號“太昭”為江達重新命名,從此就有了傳說中的太昭古城。
太昭一詞有宇宙初開時第一道光芒的含義,這道光芒從古至今一直照耀著這片土地。太昭村位于318國道旁,今天,記者沿著川藏線318國道,從林芝縣出發,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,來到了太昭村。一進村,就感受到一陣古樸的氣息,村里的房屋仍然是木板瓦的房頂,木板很輕薄,為了防止房頂被大風刮走,特意用石頭壓著,自然流露出古城的味道。
相傳從唐朝和吐蕃聯姻開始,西藏與內地的聯系就日益密切,軍旅客商往來不絕。元朝時,太昭開始設驛站,清朝末年清政府在此設立了太昭宗(太昭縣)。
那時候,太昭古城人口眾多,市鎮繁華,有著名的小八角街,店鋪林立,還有四個香火鼎盛的廟宇,并設有宗政府、牢房、糧倉、學校、郵局、旅館等設施,藏、漢、回等民族和尼泊爾的客商常常在這里經商貿易,當地藏族也與其他各民族開始通婚,太昭成為當時西藏的重要商業文化中心。
自古內地通往西藏的路有四條:青藏西道、青藏中道、青藏東道、川藏驛道,其中,除了青藏西道以外的三條路都要經過太昭,因此太昭古城也是軍事交通要地。
太昭古城也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之一。唐蕃古道是古代吐蕃與內地聯系的交通要道,公元七世紀,松贊干布就是由此到泊海迎娶文成公主的,如今,唐蕃古道仍然承載了來來往往的過客,訴說著14世紀前的愛情。
如今的太昭經過了百年的風風雨雨,繁華過盡古城仍在。
太昭有著這么多的故事和傳說,2005年,當地政府開始全面打造新時期的“太昭古城”,大力發展旅游業。2007年,通過安居工程,太昭村村民們從又矮又小又暗的房屋搬到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,但是房頂仍然用木板瓦,以體現出古城的特色。
如今的太昭古城,小八角街旁已經有著鱗次櫛比的商鋪,為了吸引游客,這里有舒適的藏族家庭旅館,可以提供牛肉、酥油茶等藏餐,還有出售藏刀、藏香等特色工藝品的具有民族風情的商店。太昭村還發動20名農牧民群眾組建了文藝表演隊、建設了響箭場,為游客表演豐富的有民族特色的節目。
在村里的太昭陳列館里,有許多和太昭傳說有關的文物,每一件物品都記錄了一個或歡快或憂傷的故事。
村頭的十八軍橋,經過60年的風雨洗禮,仍然向人們訴說著當年十八軍到太昭時,當地匪徒把娘曲河上的唯一一座木橋炸毀以阻止十八軍進入太昭,十八軍深夜泅渡娘曲河,消滅匪徒,受到當地百姓橋頭跪迎的英勇故事。除了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,太昭村的農牧業和林下資源采集業也發展迅速,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,太昭村農牧民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太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扎擁,通過成立西藏工布江達縣江達建筑有限公司,吸收太昭村剩余勞動力17名,
2010年實現產值100萬元,有效轉移了剩余勞動力,促進村民增收。
去年太昭村農牧民群眾人均純收入達到5359元,比解放前增長120多倍,農村農牧業生產總值447萬元,比解放前增長100多倍。
工布江達縣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楊多祥對人民網記者說:“目前,太昭古城旅游景點處于試運營階段,已經送出了4萬張票供游客免費參觀,明年將正式營業,街道和橋梁還要翻修得更加古典一些。”
如今的太昭人民安居樂業,正朝著全面建設和諧太昭、小康太昭、富裕太昭的步伐邁進。
¥6380起
¥9800起
¥5980起
¥6599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