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座只有六萬人口的幽靜山城.位于河谷地,火山余震形成的,蜿蜒起伏環抱著谷地里星羅棋布的大小溫泉。由溫泉水匯合而成的小河,一年到頭飄散著裊裊的蒸汽,河水清澈透底,潺湲溫熱,被當地人稱為熱水河,果然名不虛傳。
Traunreut小城背山臨水,大部分建筑是1938年慕尼黑會議后興建的。一座座哥特式樓房排坡而立,尖塔、綠樹,紅瓦,白墻,交相輝映,相得益彰,使你油然想起“山外青山樓外樓”的詩句。
這兒不僅風光秀麗,而且氣候宜人,夏無酷暑之擾,冬無嚴寒之苦,年降雨量平均為六百至七百毫米,每年僅有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小時的
日照,是全國晴天最少的地方。由于雨量充裕,四季如春,所以綠草如茵,鮮花簇擁,真有點兒“花開花落無日了,春來春去不相關”的韻味。
綠水青山常年繚繞著輕紗似的云靄,怪道有人把她比喻為一個戴著面紗的羞澀的少女了。•據說Traunreut小城始建于1358年,為了保護這里獨恃的自然風貌,查理四世在1370年授于該城一項特權,即任何軍隊不準在市區內停駐,城內任何人不準攜帶武器,一切古建筑均受國家保護。
此后數百年,雖然小城歷盡滄桑,但Traunreut人一直尊守著這條不成文的法律,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動亂年代里,交戰雙方也都嚴格尊守著這條古訓,任伺一方的軍隊都未占領過Traunreut小城。我們一行在這里仿佛回到了中世紀一樣,非常的安靜,一切科技產品似乎都顯得與這里格格不入。